大模型线上备案已成热门申办资质?行业风口补贴利好!
作者:小奥 | 发布时间:2025-10-21
当前,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其中大模型技术更是成为了竞争的焦点。为了在这场科技竞赛中抢占先机,不仅企业在努力,政府也出台鼓励和支持创新。所以,大模型线上备案已成国内各相关企业机构申办的热门资质之一。
根据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需通过备案或登记。这不仅是合法合规经营的硬性要求,更是解锁地方政府巨额补贴的基础。
巨量例子,上海市徐汇区,对通过备案或登记的经营主体进行奖励,累计最高可达500万元;杭州市内对获得国家备案的企业,依据其模型评测等相关费用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的现金奖励,无疑能极大地缓解企业的研发和运营压力。但所有这些补贴政策都明确将“已完成备案或登记” 作为核心的申报条件。
没有做好申办,就是无法享受政策补贴。而且备案审核本身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您等到地方补贴申报通知发布后再去启动备案,极有可能错过机会。所以只有提前完成备案,才能在任何补贴政策出台时第一时间提交申请。对于现在申办大模型备案,是站在行业风口的同时迎来了国家政策补贴利好关键时期的,说这么多,大模型线上备案具体流程是什么呢?跟着小奥了解了解。
一、 大模型线上备案注册指南
大模型的备案主要通过国家网信办的人工智能备案系统进行线上提交。以下是详细的注册与备案流程指南:
第一步:准备基础材料
在开始线上操作前,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的电子版(通常要求为PDF或图片格式):
主体资质文件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要准备好
法定代表人信息,填好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模型基本信息包括模型名称、版本号、类型、主要用途、技术架构简介等。
根据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并形成报告。这是备案审核的重点。
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包括内容过滤机制、用户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数据安全保障方案等。
其他相关文件如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也是需要的。
第二步:登录备案系统
访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官方网站或指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系统。
在网站首页找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入口,点击进入。
首次使用的企业需要进行注册。点击“注册”按钮,填写企业基本信息、设置登录密码,并完成企业实名认证(通常需要通过法人或经办人手机号、对公账户等方式进行验证)。
第三步:填写备案信息
成功登录系统后,进入信息填报页面。请严格按照系统提示,逐项、如实、详细地填写所有信息:
主体信息:系统会自动带入部分注册信息,补充完整即可。
模型信息:准确描述模型的各项参数和功能。
安全承诺与管理:上传提前准备好的《安全评估报告》、《内容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
联系人信息:填写负责本次备案事宜的联系人姓名、电话及邮箱,确保能及时联系。
第四步:提交与等待审核
所有信息填写完毕并上传附件后,请仔细检查一遍,确保无误。
点击“提交”按钮。提交后,申请状态将变为“待审核”或“审核中”。
密切关注系统站内信、短信或邮箱,留意审核进展。审核期间,主管部门可能会就某些问题与企业联系,需要保持通讯畅通。
若审核不通过,需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后重新提交。
第五步:备案成功与证明获取
审核通过后,系统状态会更新,企业就可获得备案编号。还有务必要在系统中下载或打印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通过信息》 或类似的证明文件。这份文件,就是后续申请各地财政补贴时所需的 “完成备案的证明材料”。
二、 政策申报核心建议
首先确保您的模型服务属于备案范围,并已准备就绪。
在推进国家级备案的同时,密切关注目标城市(如公司注册地、主营业务所在地)的工信局、网信办、发改委等部门的官方网站,及时获取补贴申报通知。
材料要一次备齐,无论是备案还是申请补贴,都建议将所需材料一次性准备齐全,避免反复修改耽误时间。
提交后,按规定流程等待审核、评审及公示,直至补贴资金拨付。
大模型备案已不再是单纯的合规动作,而是企业获取政策红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步。面对如此力度的补贴,行动的快慢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享受到这波政策红利。各位大模型服务商,可以多多关注相关政策和动态,及时做好大模型线上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