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企业共同出海秘诀|境外投资ODI备案的联合申报
作者:小奥 | 发布时间:2025-09-26
做境外投资,最头疼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ODI备案。尤其是当多个合作方一起出手时,谁去申报?责任怎么分摊?一不小心,备案就能卡上几个月。
其实,问题往往出在第一步:联合申报没理顺。
你或许也发现了,出现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政策本身,而在于合作方之间,既想共赢,又怕权责不清、后期扯皮。联合申报不知道怎么弄,没有条理。但真相是,联合申报如果做得好,不仅是合规的必经之路,更是理顺合作架构、明确权责关系的绝佳机会。
根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相关规定,只要各方能在关键环节达成一致,它完全能成为项目的加速器。今天,我们就聊聊联合申报里那些没人明说、却直接决定项目效率的关键逻辑与实操。
一、什么是ODI备案联合申报?
首先得明确,ODI备案是境内企业做境外投资,不管是境外运营、并购,还是搭建红筹架构、冲刺境外IPO时,必须完成的核心合规手续,没有它,资金进出境、项目落地都会受影响。
是目前中国境内企业向境外开展投资行为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合规手续,也是最早开放的企业资金出境方式之一。
而联合申报,就是两个及以上境内企业共同投资同一个境外项目时,向监管部门提交的ODI联合备案申请。具体谁来牵头,有两种情况:
✅若一方投资额明显较大,该方拿到其他投资方的书面同意后,就能主导备案申请;
✅若各方投资额相当,就需要提前协商,推举出领投方,由领投方去所在地的主管机关发起申请。
二、联合申报的全流程
1. 协议先行,明确权责
在申报启动前,投资各方应签署详细的《合资协议》,明确出资金额、持股比例、资金到位时间及违约责任。特别重要的是约定ODI备案失败时的退出机制,如回购条款、股权调整方案等,避免后期纠纷。
2.分工协作准备材料
领投方需要准备
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核准)表、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写清市场前景、盈利模式、风险应对)、资金来源证明(比如银行流水、自有资金说明)、营业执照及公司介绍、项目尽职调查报告或法律合规审查报告、公司董事会决议、各方合资协议;
参与企业需准备
投资合作协议、本公司董事会决议、营业执照及公司介绍、自身资金来源证明。
3. 多部门协同申报
材料备齐后,就由领投方牵头,对接商务委、发改委、外汇管理局这三个关键部门。
发改委环节
非敏感项目找省级发改委备案,敏感项目需报国家发改委核准,通过后会拿到《备案通知书》;
商务部环节
非敏感项目由省级商务厅备案,通过后发放《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注意有效期是2年,要在有效期内推进项目);
外汇登记环节
领投方先完成上面两步备案,再向银行提交《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申请表》和前面的审批文件,办好外汇登记;之后各参与方再根据自身情况,到所在地银行办资金汇出手续,把钱注入境外项目。
备案完成不代表结束,领投方要协调各方按时打款,保障项目资金链不断;后续还要定期汇总项目进展,代表所有投资方维护在境外企业的权益,从日常运营到收益分配,都要盯紧,确保大家的投资能落地见效。如果材料上不清楚,流程上拿不准,可以添加小奥获取1对1专业指导哦。
四、领投方关键职责
很多企业会问,领投方到底要承担什么责任?其实核心就3件事,做好了就能让申报顺顺利利。
✅整合所有投资方的意见,把投资方案梳理清楚,确保申报材料详实合规;同时跟商务、外汇等部门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审批进度,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解决;
✅提醒并督促参与企业按时履行出资义务,避免因为某一方资金不到位影响整体项目;
✅项目落地后,定期向各方同步进展,遇到需要决策的事项及时召集协商,保障所有投资方的合法权益。
四、经典案例分析
某深圳科技企业拟赴纳斯达克上市,搭建红筹构架,境内多家基金通过共同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联合申报主体。流程如下:
1.领投方(持股最大基金)牵头向注册地省级发改委、商务厅提交材料;
2.外汇登记时,各基金分别向所在地银行提交出资证明及备案文件;
3.成功备案后,资金通过 SPV 注入境外开曼公司,完成股权重组。
如果你的企业正筹备联合出海,不管是做境外并购、搭建架构,还是推进境外IPO,在ODI备案联合申报中遇到材料准备、流程衔接、权责划分等问题,都可以添加小奥咨询,咱们有专业团队提供1对1指导,帮你理清流程、备对材料,让备案少卡壳,加速把出海计划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