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AI产品需要做大模型备案?全国补贴政策红利清单
作者:小奥 | 发布时间:2025-08-18
哪些AI产品需要做大模型备案?全国补贴政策红利清单
你的AI客服、内容生成工具、行业模型上线了吗?小心!未完成大模型备案,可能面临产品下架、百万罚款甚至停业整顿!更将错失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动辄百万、千万级的真金白银补贴!
哪些AI产品必须备案?备案流程有多复杂?全国哪里补贴最高、怎么拿?答案就在今天小奥要和大家聊的内容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模型备案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只要你的企业向公众提供AI生成内容(文本、图片、音频等),就得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备案,这就像给AI产品办"营业执照",没它不仅不能合法运营,还可能面临罚款、停业。
⚠️ 划重点: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AI服务必须备案。
⚠️未按规定完成备案的生成式AI服务,将面临:
产品强制下架
最高百万级罚款
停业整顿
丧失政府项目投标资格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大模型备案?
1、自研大模型面向公众服务
企业自主研发的通用或行业大模型,若直接向公众提供生成内容服务(如聊天机器人、智能写作工具),且服务可能影响舆论或具备社会动员能力,需完成备案。
2、微调第三方模型用于公众服务
即使调用已备案的第三方模型,若经过二次开发或微调后形成新的服务(如行业定制化模型),且服务范围扩大至公众,仍需单独备案。
这里小奥提醒部分地区要求微调后的模型需重新提交安全评估报告。此类模型备案需特别注意安全评估报告的专业性,我们已帮30+家类似企业成功规避风险。如果需要欢迎添加小奥哦。
3、多模态内容生成工具
生成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形态内容的工具(如图像设计平台、AI视频生成器),若服务对象为境内公众,需按规定备案。
政策提示:上海、深圳等地对多模态模型备案给予额外奖励。
4、企业级AI应用服务
面向B端客户的AI解决方案(如智能营销系统、金融风控模型),若服务涉及敏感领域或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需同步完成备案。
三、全国各地政策红利
各地为鼓励企业合规发展,纷纷出台专项补贴政策。以下为重点地区奖励细则。
政策亮点:
你的技术越强,补贴越高!上海、杭州按模型性能分级发钱!
部分地区(如广州、深圳)对备案企业同时提供研发补贴、算力支持和应用场景开放!
四、备案避坑指南
1、精准判断备案必要性
对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梳理产品功能与服务范围,明确是否具备“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
如果对此拿不准,欢迎添加小奥咨询,为你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因误判导致合规漏洞。
2、高效完成备案流程
材料准备:需提交安全评估报告、模型服务协议、拦截关键词库等文件,部分地区要求关键词库规模超1万词(如北京需20万词)。
流程节点:属地网信办初审→中央网信办复审→公示备案号,周期约2-4个月(存在驳回修改可能)。
3、最大化政策红利
关注地方申报细则,如武汉的“算力券”、深圳的“模型调用补贴”等定向支持。
参与政府示范项目评选,可额外获得资金奖励与市场曝光。
4、长期技术迭代与合规管理
备案后需定期更新安全评估报告,模型升级或数据政策调整时需重新备案。建立“人工+AI”内容审核机制,防范虚假信息、伦理风险。
大模型备案不是"成本",是"敲门砖",合规的企业,正在用补贴买算力、用资质接订单。
想知道你的企业要不要备案?欢迎添加小奥获取1对1专业服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