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和FDI的区别是什么?跨境投资如何选择?
作者:小奥 | 发布时间:2025-09-08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正迅猛推进,跨国资源配置与战略布局已成为企业突破增长边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修课。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向跨境投资领域,有的瞄准海外优质资源禀赋与增量市场,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本地化运营拓展全球版图;有的则聚焦境外成熟资本、先进技术与创新模式,推动国际要素与中国本土产业生态深度对接,实现双向赋能。
然而,在跨境投资的启动阶段,许多企业管理者却陷入战略认知的第一重迷雾:ODI(对外直接投资)与FDI(外商直接投资)两大核心模式,究竟存在怎样的本质差异?二者在监管逻辑、操作路径与价值导向层面又有哪些关键区分?
今天小奥将和大家一起了解二者之间的核心差异,助力企业在跨境投资的复杂棋局中避开认知误区、夯实合规基础,真正实现“走得稳、走得远”。
一、ODI备案
所谓ODI(境外直接投资),简单说就是境内企业“走出去”,即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获得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由发改委、商务部、外汇局三大部门审核。
哪些情况需要办ODI备案?
✅搭红筹/VIE架构,准备港股/美股上市;
✅收购境外企业股权;
✅在海外设仓库/分公司;
✅给海外子公司打运营资金。
ODI备案办理3个硬条件
主体资质要达标,企业必须是成立满一年;
项目真实性和资金来源说明必须清晰;
财务状况得良好,最近一年经第三方审计的报告不能有亏损,净资产回报率最好不低于5%,资产负债率也建议控制在70%以内。
如果你有一条不满足,不知道怎么办,赶紧添加小奥获取1对1专业指导,奥尔赛斯专注ODI备案10年,拥有3000+成功案例,经验丰富,不仅能够帮你解决问题、避开大坑,还会全流程跟进,提供一站式服务。
ODI备案的流程
发改委立项:向发改部门及委会部门申请项目,报送材料待发改部门核准或备案,发放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商务部备案:商务部门核准或备案,通过发放《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有效期2年。企业应在有效期内在境外开展投资。
外汇管理局登记:银行放外汇,外管局监管。
二、什么是FDI?
和ODI的相反,FDI(外国直接投资)是境外企业“引进来”,指境外投资者在我国境内开展的直接投资,核心目的是获得境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是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重要方式之一。
FDI常见的应用场景
在国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把原本的纯内资公司,改成外商投资企业;
用外汇资本金做境内股权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或契约式营企业);
2、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3、外商投资合伙;
4、外商并购境内企业。
办理FDI要准备哪些材料?
外籍个人的护照复印件、境外公司的注册证书、法律意见书或公证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承诺书、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股权架构图等等。
三、ODI和FDI的区别
1. 政策监管重点不同
ODI的合规核心是资金出境安全,需要经过国内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多部门审批。
FDI的合规核心是产业准入门槛,主要遵循中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资企业只有符合清单要求,才能完成注册和运营。
2. 资金流向不同
ODI是境内的钱流到境外;
FDI则是境外的钱流进境内,钱的走向一正一反。
3. 操作重点不同
ODI盯着的是企业出海前的备案审批,核心是让“走出去”合规;
FDI更侧重境外资金入境后的企业设立、变更,重点是规范“引进来”的流程。
4. 战略价值导向不同
ODI服务于全球资源整合,比如某家电企业通过ODI在海外设厂,既能规避贸易壁垒,又能近距离服务当地市场;
FDI服务于深耕中国市场,某外资药企通过FDI在华设生产基地,能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抢占市场份额。
ODI vs FDI
对计划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ODI备案是合法做跨境投资的基础门槛,没办备案,后续资金想出境、境外企业想正常运营,甚至以后想回国投资,都可能卡壳。但实际操作里,很多企业都会栽跟头,最后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耽误海外项目进度。如果你需要帮助,欢迎添加小奥咨询哦。
奥尔赛斯团队做ODI备案服务这么多年,对各部门的审批要求门儿清:能帮你精准核对备案条件,避免因材料不全被拒;还能帮着准备合规材料,甚至对接银行和审批部门,让你少跑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