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质许可

经验分享!算法备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作者:小奥 | 发布时间:2025-07-28
你是否在算法备案中遇到过这些问题?✅ 材料漏交导致反复驳回?✅ 技术描述模糊被打回修改?✅ 安全评估漏洞引发合规风险?别慌,今天小奥给大家整理了算法备案中常见问

你是否在算法备案中遇到过这些问题?

 材料漏交导致反复驳回?

 技术描述模糊被打回修改?

 安全评估漏洞引发合规风险?

别慌,今天小奥给大家整理了算法备案中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方案,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吧。

 

1. 算法备案到底是啥?为啥突然成了企业必答题?

简单说,算法备案就是给企业的“核心算法”上一个“合规身份证”。

企业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把自家用于内容推荐、AI生成、搜索排序等关键算法的信息,提交审核,通过后拿到专属备案号。

现在不管是做短视频、搞AI绘图,还是做外卖调度,只要算法会影响公众判断或社会秩序,备案都是必须的

 

2. 哪些算法必须备案?

不是所有算法都要备案,但这几类必须重点关注:

AI生成类:能写文案、画图片的生成式AI

内容推荐类:短视频的“无限流”、电商的“猜你喜欢”、新闻APP的首页排序;

调度决策类:外卖小哥的派单路线、网约车的接单优先级、共享单车的区域调度;

排序精选类:搜索引擎结果排名、直播间的“人气榜”、小红书的笔记推荐;

检索过滤类:社交平台的关键词屏蔽、评论区的“敏感内容过滤”。

 

�� 小奥提醒,别侥幸!哪怕是“小功能”也可能中枪。比如某工具APP的“智能分类”功能,本质是排序算法,没备案被要求整改,用户流失30%

 

3. 国外企业在国内搞算法服务,也得备案吗?

必须的!只要在中国大陆提供算法服务,不管服务器在纽约还是伦敦,都得按规矩来。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向境内公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主体,都要进行算法备案。境外企业想分中国市场的蛋糕,合规是第一步。

 

4. 不做算法备案,企业会踩哪些坑?

直接处罚:没备案就上线服务,可能被勒令下架、罚款,甚至暂停业务。之前有个小众资讯APP,因为拖延备案,被要求整改30天,期间用户掉了一半;

市场关门:现在很多应用商店、云平台都把备案当“入场券”,没备案的产品根本上不了架,眼睁睁看着对手抢市场;

信任崩塌:用户看到“未备案”的标签,可能直接卸载APP——谁愿意用一个“身份不明”的服务呢?

 

5. 算法备案全流程有哪些?

先自查

看看自家产品里有没有上面说的那些需要备案的算法;

做评估

对照法规,检查算法有没有合规风险(比如会不会过度收集用户数据);

交材料

先提交企业基本信息(营业执照、负责人信息等),通过初审后,再填算法的具体功能、运行逻辑。这里需要注意,提交的材料要真实准确,不然会影响审核进度;

等审核

一般12-40个工作日会有结果,材料不全的话要补,补完重新计时;

亮身份

通过后,得在APP、官网的显眼位置挂上备案号和公示链接,让用户能随时查到。

算法02.png

6. 备案周期要等多久?审核卡住了咋办?

整个流程下来,快则1个多月,慢则可能要2-3个月,关键看材料齐不齐。

主体资格审查(企业信息那一步)通常7-10天能过,但算法信息审核更严,要是写得太笼统,很可能被打回来补材料。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准备材料可以添加小奥获取一对一专业指导哦

 

7. 备案通过后还有哪些操作?

算法变了要更新

比如推荐规则从“点击优先”改成“时效优先”,必须7天内更新备案信息;

业务停了要注销

APP的“智能搜索”功能下线,没注销备案,被列入“异常名单”,影响其他业务审核;

定期自查

每季度对照法规查一次,比如新出的“生成式AI管理办法”,很多企业没关注,备案信息过时被警告。

 

8. 小公司没专门团队,算法备案能搞定吗?

完全可以,但别硬扛。

小公司往往缺法规解读和材料撰写经验,建议找懂行的人帮忙。比如搞清楚“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该写哪些重点,“算法功能描述”怎么写才不会踩坑。之前有个做AI客服的小团队,自己填了3次都没过,后来找到我们梳理后,一周就通过了。

 

9. ChatGPT这类生成式AI,必须备案吗?

是的,而且得抓紧。

生成式AI属于“深度合成算法”,不管是国内公司开发的,还是国外公司引进的,只要在国内提供服务(比如让用户用它写报告、做设计),都得备案。

今年不少AI工具因为没及时备案,被应用商店下架,等补完手续再上线时,用户早就跑光了,太可惜。

 

10. 搞定算法备案,对企业有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用担心中途被下架,用户更敢长期用你的产品;

和大平台、国企合作时,备案号是“信任背书”,别人更愿意带你玩;

用户看到“已备案”的标识,会觉得你靠谱,好感度直接拉满。

 

算法备案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不管是大厂还是初创公司,早准备、早合规,才能在数字化浪潮里走得更稳。要是你家算法还没备案,或者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奥获取一对一专业指导,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私信“算法备案”获取个性化方案。

上一篇:粤港两地车牌办理全流程,时间、材料详解,节省你80%的时间!
下一篇:暂无
热门服务和内容
推荐文章

业务咨询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商务合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Copyright © 2002-2025 深圳奥尔赛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粤ICP备2024348749号
    电话咨询:13392441267
    在线客服咨询